一鍵布局新能源細分賽道中的“隱形冠軍” 富國上證科創板新能源ETF即將發行
每一個時代,有每一個時代的“幸運兒”。近年來,在中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,我國在多個科技創新型行業中不斷取得突破,在新能源領域中的成就尤為亮眼。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公開數據,截至11月,2024年我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34.5萬輛和1126.2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34.6%和35.6%,有望連續10年位居世界第一;國家能源局近期發布數據,2013年以來,我國風電裝機和光伏裝機分別增長6倍和180多倍,年均分別增長約20%和約60%。目前,新能源行業已駛上發展的“快車道”。據悉,量化大司富國基金將於1月6日起正式發行富國上證科創板新能源ETF(認購代碼:588963;交易代碼:588960),場內交易簡稱為“科創板新能源ETF”,助力投資者捕捉新能源“小巨人”的未來成長機遇。
根據公開信息,科創板新能源ETF緊密跟蹤上證科創板新能源指數(簡稱:科創新能;代碼:000692.SH)。由於在編製時,其從科創板市場中選取50隻市值較大的光伏、風電以及新能源車等領域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,使得科創新能指數兼具了科創板的高彈性和新能源板塊的高成長性。
一方麵,科創板自身定位於“硬科技”,優先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、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的科創企業,這類企業本身就具備較快成長性。另一方麵,科創新能指數成分股主要來自於光伏設備和電池兩大行業,權重合計近90%,聚焦新能源板塊,成長性“更上一層樓”。
與其它新能源主題指數不同,科創新能指數的成分股大多處於發展初期,在研發投入和利潤增速方麵的表現較出色。對指數各成分股在2023年年報中披露的研發數據進行加權平均後發現,科創新能指數整體的研發投入在營業收入中占比達5.2%,研發人員數量占比為22.3%,均高於其他同行業主題指數水平。從營收和歸母淨利潤的維度看,過去四年,科創新能指數的營業收入及歸母淨利潤均實現穩步增長;根據Wind一致預期,其成分股的營業收入均值和歸母淨利潤均值將於2025年分別達到81206.73億元和9846.28億元,二者同比增速將分別達到21.65%和183.70%,相較於同行業主題指數亦有優勢,更加凸顯了科創新能指數的高成長性。
廣闊的成長空間賦予了科創新能指數更強的業績彈性,其在上漲行情中的表現更占優。Wind數據顯示,在2021年的“新能源大牛”行情中,科創新能指數上漲95.72%,不僅跑贏科創50、科創100這類科創板寬基指數,同時也大幅跑贏中證新能指數、光伏產業指數和CS電池指數49.35%、49.26%和52.43%的漲幅,較同行業主題指數也實現了顯著的超額收益。
作為我國當今高端製造業中的重要一環,新能源行業的高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支持。近年來,高層多次將“暖風”吹向新能源行業,對於節能降碳、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等方麵作出重要指示。與頂層設計相伴而行的是,新能源行業的整體格局也正在悄然生變。隨著產業整體去庫存的進一步深化,產能利用率或有提升,新能源板塊或仍是資本市場的“星辰大海”。富國旗下科創板新能源ETF的發行,有望為投資者前瞻布局新能源板塊中研發能力和成長屬性雙強的“隱形冠軍”,提供低成本、高效率的場內配置利器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我要点评